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01章庙堂之争 (第1/2页)
马车缓缓动了起来,继而越跑越快。 在仁济堂后门外停下。 梁嫤跳下马车的时候,发现仁济堂已经被驻兵把守。 徐长贵正与守军的首领说着什么,离得有些远,梁嫤也听不清。 梁嫤让无关人散远一些,让两名宫人抬着报信官入了后院。 安排进后院的厢房里。 原本在医馆里的伙计现在都在院子外头。 梁嫤安置好报信官,快步来到外头,见徐掌柜正往后门而来,便喊住他道:“徐掌柜,阿丑你们带出去了么?” 徐长贵点了点头,“送回药园了,有人照顾她。” 梁嫤这才放心,“那您也回吧,别进来了!” 徐长贵脚下一顿,却是继续往前走来。 梁嫤慌忙摆手,“这儿有我呢,您就别进来了!往后好几日,这里都要隔离起来,进的来,出不去,您回吧!” 徐长贵却是不理会她的劝阻,径直的走进了后院,“我刚已经跟守军说好了,我也进来。” 徐长贵朝她一笑,说道。 梁嫤无奈的摇了摇头,“虽说我有治病的把握,您也不能这么上赶着来趟这趟浑水呀,您又不是大夫!” 徐长贵却靠近了一步,低声道:“世子爷叫我照顾您,本来是叫阿丑来照顾您的,阿丑这不是伤了么!” 梁嫤一愣。 徐长贵已经走进医馆,去取药了。 医馆的后门被关上。 驻军虽守在院子外,却也都离得远远的。 梁嫤晃了晃脑袋,从自己的情绪中挣扎出来,飞快的投入到对报信官的救治中。 “报信官的病情已经到了后期,内服普济消毒饮。处方:黄芩两钱,黄连两钱,玄参三钱,连翘三钱,板蓝根三钱,马勃两钱,牛蒡子两钱,薄荷一钱,僵蚕两钱,桔梗一钱,升麻一钱,柴胡一钱,陈皮一钱,甘草一钱。水煎服,每日两剂,上、下午各一剂。面上红肿之处,外敷‘三黄二香散’研磨成极细的粉末,用香油调敷。”梁嫤与三位太医验方之后,增减各种药物所用药量。 最后开出处方。 在给报信官熬药之时,梁嫤也让人熬了“加味甘桔汤”,给呆在医馆的众人服用。这汤乃是大头瘟发病初期,有防治功效的汤剂。 大头瘟在历史上,有过记载,当时没有研究出对症的药方之时,死了许多的人,就连名士大家士大夫都未能幸免。一家死空,无人收尸的也不在少数。 梁嫤回忆着曾经看过的医案记载,心头十分的沉重。 她如今所用的普济消毒饮,最初乃是元代的李杲所出验方。 后来有经过后世不断调整研究,不断完善所成。 大头瘟在后世,虽然传播力仍旧强,但绝不会一发病,就导致大面积的死人情况发生。 且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疫病防治中心,所研发的流感疫苗,对大头瘟也有预防之效。 前世算不得什么的一种疾病,放到现在,竟会让上千人丧生…… 梁嫤独坐与医馆后院的回廊底下,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,不由的长长叹了一声。 孙太医从报信官的房间里走了出来。 见到梁嫤还在廊下坐着,便走上前来,“神医还不去休息么?今夜有我照顾,您快去歇着吧。明日还不知会不会有新的病患前来。” 梁嫤起身,隔着黑纱围帽,点了点头,“您莫再在称呼我神医了,便叫我梁大夫就成!” 梁嫤拱了拱手,“今晚就辛苦您了!” 孙太医也拱手。 梁嫤退开两步,进了医馆,上了二楼她的房间。 她和三位太医商议过了,每晚留一位大夫在后院守着,一旦有什么突发的情况,也好处理。 旁人都要养精蓄锐,以应对明日更多会被隔离起来的人。 谁知半夜时候,便不断有马车前来,停在仁济堂后院,将报信官接触过的人统统送了过来。 仁济堂后院一时人满为患。 徐长贵这一夜也没休息,只忙着将这些人分别安置下来。 疫病最怕人多,都挤在一处,更容易传染。 为了分布开这些被隔离的人。 宫里派人将仁济堂左右临近的院子也都圈了起来,让这些人好有地方安置。 梁嫤夜里听着嘈杂的声音,没有睡好。 早上醒来,下楼之时,仍旧被徐长贵报上的人数给吓了一跳。 竟有一百来号人都被送来隔离起来。 这些人中已经有两三个都发热了。 梁嫤让孙太医去休息,她和王太医钱太医为这些人诊治。 并叮嘱所有人,随时注意自己的体温。一旦发热,要立即报上来。 仁济堂的药很快就不够了,好在这里是京城,且这件事已经被圣人知道。 圣人吩咐,集中京城药材,供给仁济堂率先使用。 凡被隔离起来的人,都饮过“